少女怀诗总是春

看完故事就睡觉,晚安。

致所有以梦为马的过往少年


by: Sebastian 

推荐:我建议看这篇的时候听陈绮贞《流浪者之歌》。晚安。



就在最近,一对曾经在我朋友圈里的双胞胎姐妹带上行囊,如愿到意大利留学。说“曾经”,是因为我和她们有过一段时间的点头之交,上了高中便淡出各自的世界,留下了有名无实的联系方式,这辈子大概再也不会见面。

 

这本是一件平常不过的事情,身边的朋友决定出国深造的不在少数,但的确有那么一瞬间,我的嫉妒心爆棚。我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一样,从小到大身边总有那么一群人。她们拥有姣好的面容,殷实的家庭,开明的父母,死心塌地的闺蜜,高大帅气的男友,她们汇集整个校园的目光,过着不断被崇拜者效仿的生活。除了成绩不够好,几乎挑不出其他的缺点。而我所说的那对姐妹,便在这群人当中。

 

她们在最好的青春时月里尽情享受别人难以企及的生活,一路安然无恙来到读大学的年纪,顺理成章地去往自己所想的国度生活,甚至无需经历高考。她们理所当然经历的一切,是我们这些旁人不可思议的。她们就像是节日夜空里明媚的花火,我们只不过是火焰旁的点点尘埃。不曾有过发光的本能,也不会有被燃亮的幸运。

 

那个时候我终于明白的是,人生而坐标早已既定,谁都无法更改生来所处的周遭风景,可也不甘平淡结束余生,所以我们需要梦想来决定生命的纵横和轨迹。说起梦想,往往不谙世事的孩童比涉世未深的我们更有发言权,因为谁都必须承认一路走来,我们总是在权衡轻重的过程中丢弃支撑自己跋涉至今的依靠。于是生命愈发失去支点,愈发避重就轻,愈发随遇而安,直至最终向生活妥协,沦为平庸的大部分人,终日惶恐,举步维艰。那时的自己早已为谋生苦不堪言,谁还记得自己曾经也是以梦为马,信誓旦旦的少年。

 

卡尔维诺在他的书里说,我以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四处游荡流亡,其实只是掩饰至今没有找到愿意驻足的地方。相比起无处驻足,泛滥于每个人潜意识里的随遇而安更加令人害怕和恐慌。就像相比起漫无目的地生活,明知道正在与梦想背道而驰的路上却义无反顾地扑向前方盛大而舒适的平庸,更把人侵蚀得面目全非。

 

电影《怦然心动》里面,Bruce的父亲,在餐桌前大放厥词,把乐队少年的梦想贬低得一文不值,却在事后惊觉,他自己也是从那样灼灼燃烧的白日梦里,活成了彼时那个徒有其表的样子。残忍的不是现实,而是为了活得安逸半途而废,丢盔弃甲,无处遁形。

 

几个月前我去了卢思浩的签售会,碰巧坐在第一排,碰巧听到这个不强壮也不高大的弱冠少年至今为止的曲折故事。

 

他说在他决定读雅思的那段时间过得比谁都要窘迫,他睡在朋友家的地板上,一天有将近20个小时在背单词。有一阵子他和他朋友身上一共只剩下200块钱,大方的朋友还请他吃了8包红烧牛肉面,他们甚至觉得活不过明天。后来他去澳大利亚,从悉尼搬到堪培拉又搬到墨尔本,辗转多次才稍稍安定下来,保持着每天4点睡8点起的作息。他一个语文不及格的人开始写书,第一次给出版社投稿,毫无征兆地被退回,他把内容全部换新只留下书名,这才出了他的第一本书。后来每天要写一万字的稿,他常常从晚上8点在电脑前枯坐到12点才有灵感,一口气写下2万字甚至更多,然后一句一句地删……

 

这些坎坷波折的血泪史在他戏谑调侃的语调里,早已成为他白衬衫背后,若隐若现的光影。第一排的我又哭又笑,心想这难道不是我想要成为的样子。

 

卢思浩那天说了很多,至今我仍记得他大笔一挥在我的书里写下的:

 

“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如果没有,就成为自己的太阳。”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卢思浩太矫情,一个男孩子何必在意吃了多少苦,忍受多少痛,可毕竟身边那么多人,尽是向生活妥协,没资格喊苦喊疼的人。生命本就是一场暗流涌动的颠沛流离,它的起点尽管不尽如人意,它的终点却值得事在人为。令人每个毛孔都害怕的不是无措迷途,而是半途而废。

 

“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前段时间这句话红遍微博,直击心底,毫不留情,让所有人无言以对。生命是活给自己的,只管坚持做自己的勇气就好,何必去契合世界的纹理徒增安逸,反而弄丢生命的本色。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大概是我前半生里最大的幸事,去追吧,即使天寒地冻,路远马亡。

 

nowhere to grow old, Always on the run.

 

此时此刻,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上,在宇宙的某一个角落里,总有人在跋山涉水。希望你们每一个人,无论是冰雪还是烈焰,无论是险山还是深海,脚印里种下的,都是心甘情愿的种子,而不是生活所迫的无奈。



评论(3)
热度(64)

© 少女怀诗总是春 | Powered by LOFTER